李恒是一对,听回县那边传来的小道消息,听说陈家女和李家关系还没断。至于李恒对宋妤的追求,他们夫妻俩则是一不小心从女儿嘴里听到的。
不过夫妻俩嘴严的很,到外边从不提起。
听到这话,孙母有点不高兴了:“他李恒是了不起,是地位高,可我家曼宁哪差了?他看不上我女儿,我还看不上他呢。”
孙父笑着用手指隔空点点妻子,“你呀你!打女儿的是你,护犊子的还是你,还说我惯着女儿,你惯得可一点都不比少,曼宁现在无法无天也有你半的功勋章。”
孙曼宁出来了,背个包。
夫妻俩立马闭嘴。
孙母朝丈夫使个眼色。
孙父心领神会地站起身,护送女儿出门。
来到校门口,见四周没人,孙父好奇问了句:“这李恒,将来到底想娶谁?宋妤?还是那陈子衿?定了没?”
“这个问题回头我帮爸爸问问,问到了打电话告诉你。”孙曼宁贼嗖嗖笑着回答。
孙父笑着摇了摇头,不再问。
没过多久,李恒来了。
都是老熟人,李恒给校长买条烟、又寒暄几句,就带着孙曼宁开溜。
恰在此时,英语老师提着一扇猪排从马路另一个方向过来,盯着李恒和孙曼宁的背影瞅一会,尔后当做不经意问校门口还没走的孙父:“老校长,李恒在和曼宁处对象?”
“润文,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喽,李恒是什么人?哪看得上曼宁哦。”孙父没太当回事,权以为王老师在开玩笑,所以语气非常轻松加愉快。
英语老师问:“那这个点了,他们大包小包去哪?”
“去邵东,去麦穗家里玩,说是早先约好的。”孙父觉得这很正常,以前李恒和女儿就去过邵东。
英语老师再次瞄眼两人离去的方向,心道:真是养了一条白眼狼,亏自己高中三年对他那么好,来了一中都不跟我打个招呼。
英语老师内心没来由有些烦闷,但面上却没表露出来,还微笑打趣:“校长,你看我这猪排,能不能去你家蹭个晚饭?”
孙父弯腰打量一番猪排,临了豪气道:“走,去我家,我亲自下厨,秀莲之前还说想跟你喝酒来着,正好不用去喊你了。”
英语老师在孙家蹭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没什么心理负担,以前一计划进校门。
…
从汽车西站出发,两人下午3点40到的邵东。
麦冬开着小面包,带女儿亲自在汽车站接的人。
“叔叔,又来打扰你了。”见面,李恒从兜里掏出一包白沙,散根烟过去。
虽说他自己不吸烟,但这边的习俗嘛,出门在外带包烟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麦冬接过烟,开心的点燃说:“穗穗还说你们要农历二十六才过来,害得我今天在山上挖笋,她找到我时,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匆匆过来了,没让你们久等吧。”
没等李恒说话,孙曼宁插嘴:“哎哟,我可是掐着表的,我们俩在寒风中等了18分钟,叔叔,你今晚可要做顿好吃的补偿我们哪,我看麦爷爷塘里的草鱼就不错。”
对于家大业大的麦冬来讲,吃个鱼还不容易?何况还是招呼李恒这样的牛人,脸上有光的紧,别说鱼,杀猪也不在话下啊。
麦冬热情表示:“要得要得!回去我就下塘。不是叔叔我吹,老爷子那鱼塘里,十四五斤一条的草鱼有30多条,今晚咱们搞条大鱼,来个一鱼三吃。”
孙曼宁在前面吸引火力,同麦冬扯得火热。
后排的李恒则偷偷摸摸抓住了麦穗的手。
麦穗吓了一大跳,慌忙瞄眼驾驶座的父亲,随后用另一只手撮了撮李恒手背,示意他松手。
李恒哪能的啊?哪舍得松啊?
他时不时跟前面的两人搭几句话,食指则在麦穗手心画了一个心形图案。
麦穗看懂了图案,抿了抿嘴,又抿了抿嘴,最后轻抿嘴偏头看向了车窗外,此时面上火辣辣的她根本不敢和李恒对视,更害怕被父亲发现端倪。
见车子没去县城中心,反而往郊外开,李恒忍不住问:“叔叔,这是回老家?”
麦穗回答:“对,回乡下老家。”
似乎知道他在疑虑什么,麦穗这时解释:“我们家的生意主要是集中在服装和五金建材这两块,现在要过年了,五金建材生意回落不少,一般要等到明年元宵前后才好起来。所以这期间我爸妈比较自由,时间比较充裕。”
原来如此,李恒没接触过这两行,对里面的门道也不太懂。
麦穗老家离县城有八九里路,算不上远,也绝对不近。面包车在坑坑洼洼的乡村泥土路上蹦蹦跳跳,屁股一巅一颠,他娘的要是有结石准保给震下来啊。
进到村里,路过水库的时候,李恒问麦穗:“我记得暑假的时候,你告诉我,这水库承包你们家也有份,什么时候放水捞鱼?”
麦穗回答:“听叔叔伯伯他们商量,定在腊月二十六。”
李恒听得郁闷:“合着是我来早了?没赶上趟?早知道就不改日子了。”
麦穗柔媚笑笑,差不多就是这意思。
回到麦家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