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阿耶这样的举重若轻,但是于后勤一道,我自是要更努力些的。”
“调运粮草的途中若是调度得当,叫这些役夫能在歇脚的地方充分休息,规划路线考虑周到,叫他们时不时能够吃些粗茶盐水保证体力。”“这些事情说起来肯定要钱。”
“但若能成必是能提一提役夫的心气加快他们的脚力的,这其中节约下来的损耗远远大于多花出去的那一份钱财。”段志玄听着,忽而有些走神,视线飘到了他的侧脸上。此刻的李承乾说起这些事来是鲜活又有拼劲的,与那一日他好声好气地请他教他后勤时完全不一样。
这才几日功夫啊。
本以为军中的生活他会呆不惯,结果并没有,相反他适应得很快,说起军务后勤来也不再是“夸夸其谈"而是正中要点。真是……越来越像他的阿耶了。
越来越像那个闪闪发光的少年郎了。
恍惚中,段志玄透过李承乾仿佛看见了他与李世民在太原的时光。少年李世民意气风发,随手折下一截树枝便在地上画起九州天下。那时的他是狂妄的,伸手直点长安,诉说着自己的野心与抱负。那时的他是稳健的,绝非坐而论道,讲述着起兵的计划与安排。就是这样一个人,几乎是在瞬间就将他拐上了造反的大船,让他再也逃脱不得。
再往后,武德年间的战争也好,玄武门前的刀光也罢,段志玄都跟在他的身后,许国许君任劳任怨,一辈子栽在了秦王的身上。“将军?”
“嗯,我知道阿耶肯定提前嘱咐过你要你看好我的。”“但我其实还有个想法。”
“这章程到底还是不足,这样,我不会上前线的,就是跟在凉州和调粮的州县来回跑,练练我上手的本事,你看如何?”李承乾在段志玄眼前摆了摆手,目光真诚。段志玄笑了笑。
现在看来,他所要效忠的人或许多了那么一个李承乾。他说错了,尽管殿下似乎性情更加温和,但是骨子里,与李世民是一样的。“我没什么意见,殿下愿意吃苦磨练自己,陛下那边同样是乐得见到的。段志玄垂眸:“还有一桩事,那运送热气球往前线的队伍也快到了,热气球是殿下一手推出来的,殿下也可多留意留意。”“我先把殿下这份章程拿给那些后勤官去看看,让他们再提些意见。”李承乾点头,目送段志玄远去的身影。
不知为何,没了先前时时忙碌的转运章程,现在的李承乾倒是难得的清闲。他起身,掀开营帘,淡淡的月光洒落。
抬眼望去,一轮明月高悬于天。
阿耶,今夜我与你是否在共赏同一轮圆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