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勤转运  月下隔云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李承乾连连应声,很快便投入到学习当中。随着日头渐渐西沉,先前在李靖那学到的理论配合实践,他已是大致捋清楚了唐朝的后勤系统。

虽然曾经作为历史系的学生,他对于唐代的军事制度和后勤体系有过一定的了解,但那到底是隔着千百年的时光,远远不如此刻的学习来得真切。李承乾一边学一边还有些感慨,这详细程度若是放在现代,完全可以出一篇论文了嘛。

那他也不会因为论文被卡而引发出后续那么多的事情。自嘲在心中一闪而过,李承乾很快思考起来。粮草的运输在有了几条水泥铺就的军事要道后,损耗已经比之先前降低了一两层。

只是水泥到底成本太高,只铺设了最要紧的地方,而战场瞬息万变,不可能每次运粮都会恰到好处走那么几条路的。只是这一点在整个古代都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避免,李承乾暂且没有将重点放到这个地方。

反而是物资分配的流程这点,叫李承乾大感兴趣。后勤调度的能力其实不完全是与前方将领完全割裂的,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将军自己就是好的后勤官。

而对于粮草的转运调度,若是前方后方配合不默契,不仅会出现运粮运着运着已经被役夫路上吃完的情况,还会出现前方将士挨饿而后方仓库堆满的情况军中转运,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是大有可为。多人远行,无非就是住宿吃食那么几样东西。管理多人有多难李承乾不是不知道。

现代时他曾做过学生会会长,组织文化水平远超役夫的大学生做一些活动都困难非常,更不用提在这古代了。

但李承乾并没有因此而失望。

他跟几位后勤官聊了聊后才发觉自己的想法有很多问题。比如将这些纯粹当做数学题去计算,而不是将役夫和军士当做真实的人来考虑。

如今李承乾因着跟过大军行军,真切感受过,感同身受过,其中一些细节自然与先前的纸上谈兵不同。

这也叫他得了些灵感。

接下来几日是日日磨着几位后勤官员讨教,完事后就闷头写起具体的章程,修修改改。

直到前线一封唐军的军报传来,李承乾才堪堪完成他对于军中后勤转运所有的想法。

段志玄敲敲桌面,将军报递到李承乾眼前:“殿下,李靖方与吐谷浑接触就大败对方,可惜对方逃得快,故而他们采取了兵分两路。”“一部已是寻到了吐谷浑主军队的痕迹,只是茫茫大漠,虽是寻到痕迹,但还是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正面碰上。”

“也不知道这一回伏允会运气不好被我们的哪路军队碰上。”段志玄啧声:“李靖那真是倒了大霉,但是撞上执失思力这一路,也是运气不佳。”

执失思力原先是东/突/厥部落的胡人,对于同样是胡人的吐谷浑一族,各种行军打仗的套路不要太过熟悉。

“殿下,上一批的粮草已是送往前线,后一批的粮草马上就要经过凉州转运,殿下这几日学得如何了?”

李承乾揉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拿过军报仔仔细细看了好一会,就着军报中的文字在心中想象着唐军的行军路线,同时根据行军路线估算着后勤转运的详纸末了才抬起脑袋回答了段志玄的问题:“我这有一份章程,你可以先看看。”

段志玄有些受宠若惊:“哎呦呵,行啊殿下,这才多久连章程都拿出来了。”

“听闻殿下的文采可是不错,是陛下手把手教出来的,我这也算是有眼福了?”

段志玄接过章程,没过多久,本还挂着笑容的脸渐渐严肃起来。“嘶,殿下你这写的也忒好懂了吧,这详细的程度甚至都到了无趣的程度。”

李承乾颔首:“除了最基础的标点的,我这章程读起来是不是有一种市井小民谈论闲事的感觉?”

段志玄点头:“这完全就是大白话嘛,跟街头三姑六婆的聊天也没什么两样了。”

李承乾松了口气:“这样才好。我还担心写的不够直白呢。”“军需转运后勤调度,说到底这份章程要给看的不是那些文采斐然的后勤官员,而是随军运粮的小吏与役夫。”

“最重要的是要叫他们听懂。”

段志玄赞叹:“殿下考虑周到,这章程中几乎是涵盖了方方面面。”李承乾揉捏酸胀的手腕:“这几日我打听了从前打仗的损耗。”“不说是调粮的损耗了,便是其中的转运,也要去其两三层,更不用说路途役夫的死伤。”

李承乾说到这叹了口气。

打仗从来都是一个损耗很大的事,这些负责后勤而死伤的役夫,在后世中几乎是被大家忽视的存在。

可偏生他穿越了,这些活生生的人命摆在他眼前,他做不到视而不见。“呼,所幸这些年护理也越发普及,护理不单单是用在伤兵上头,于这些人也是大有益处。”

“如今的死伤比例已经是少了很多。”

“累财累民。”

也直到现在,李承乾才真切意识到为什么在古代打仗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拖长战线足以拖累一个国家的财政。

因此,李承乾更加佩服李世民的对战机的把握和一战定乾坤的本事。贞观年间取得的军事奇迹完全就是建立在贞观君臣与百姓军士上的。“我当下还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