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3章 第423场 轻放下压力  射手座李不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咦~?这个人正好可以用嘛嘛,在脑子快速思考自己可以调用的资源之后,李小乐嘴角露出微笑,慢慢就构建出一个损人利己的计划,他马上拿起手机打电话给了台北联合报总编刘成俊,自从魏德胜在联合报开专栏之后,这份台湾销量排名前三的报纸已经成为了黑珍珠在台湾最铁的媒体伙伴。

“刘总编,现在有空吗?”李小乐开门见山地道:“有个事情需要你帮一下忙。”

“没有,李导演你有什么要关照的?”在办公室里的刘成俊接到李小乐的电话,心情十分的兴奋,之前因为《赛德克·巴莱》引发这场硝烟弥漫的舆论战上,联合报选择坚定地站在了李小乐这边,销量上涨百分17·9的结果证明这个决定是无比英明的。

“是这样的,我在拍摄一部新戏,打算做一个负面营销……”李小乐大致把事情交代了一下,其实以他今时今日在华语影坛的地位,根本就不需要再耍这些宣传上的小把戏,只是既然要让演员们心态放平和,那就不仅仅是要欺骗河智苑一个人了,而是要制造一个所有人都相信的假象。

现在大家都清楚他在台湾的舆论上受到了院线的讨伐,而背后支持他的新闻局又希望他拍摄大制作,如果外界知道他拿着新闻局的1亿多拍两部文艺片而自己一分钱都不打算投入,甚至连拍摄用分段剧本都还没写好,恐怕都会认为他与新闻局关系决裂,准备在离开台湾前捞一笔快钱吧……

当然,其实这件事情绝妙就在于其实有些细节是真的,他确实要离开台湾了,而且《那些年》这部电影从题材到拍摄方式,都有一种取巧的嫌疑,2个月之内就能完成所有的拍摄与后期制作。

这些事情或许欺骗不了刘成俊这样的资深媒体人,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这个逻辑非常的具有信服力,这种负面的舆论会大大减轻参与演员对于这部作品的期待度,这是李小乐想要的效果。

“没问题,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不过李导演……这样可能会让行政新闻局的方面很恼火……”刘成俊倒是觉得这事情没什么难度,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李小乐这么做的用意。

“行政新闻局方面为什么会恼火?这消息不是王群他们放给你的吗?”李小乐轻轻地笑道,既然那个王群摆明要跟他对着干,这让他多背一次黑锅在外人看来也很顺利成章。

“明白了……”刘成俊点头答应,边觉得李小乐比他想象的更加阴险得多了……比起来王群实在是有些可怜了。

在一个星期之后,台北联合报上就大幅度刊登了广大影迷关心的李疯狂新作消息。

“李疯狂的新作宣布,将与九把刀合作拍摄高中爱情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这是《联合报》娱乐版块的头条标题,他们如约地登出了和李小乐做的专访。这一期报纸上市后不久,这篇专访报道就出现在网络上,然后迅速地被四处转载,原先受到过《赛德克·巴莱》舆论战的论坛,都火热地讨论了起来。

毕竟《赛德克·巴莱》刚刚才在台湾全线下画,台湾总票房收下了8。63亿创纪录的票房,李小乐现在的人气如日中天,很多影迷都在翘首以盼他的新作。

当然还有很多讨厌《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的影迷,也攒足了口水准备对李小乐新作进行下一波的攻势。

关注着李小乐的人,现在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他要拍摄一部校园爱情片,名字叫《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内容是一个幼稚单纯的爱情故事,对了,制作这部电影的成本是……区区5000万台币,这比起《赛德克·巴莱》6亿成本来说竟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这是不是太寒酸了点呢……

不过媒体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他电影投资的本身,而是关注李小乐在这部新作上史无前例的没有自己集资一分钱,甚至还把新闻局的奖励金一大部分都拨给了旗下的副导演魏德胜,拍摄另外一部叫做《海角七号》的爱情文艺片。

校园爱情剧?李小乐说他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很高,很高的定义是多少……高中生的爱情题材只会有两个方向,要么是禁忌题材师生恋,自杀,青春的迷茫,这种容易获奖的极端类型,但是李小乐在采访中已经否认了,所以现在只剩下……青春偶像片了吧……

好吧……现在台湾青春偶像剧抬头,加上低成本的偶像电影《头文字D》在台湾拿下5800万的成绩,由青春偶像主演的电影似乎风险非常小,可怎么看起来都这么像那些香港导演来台湾内地骗钱的题材呢……

更要命的是,在这篇专访的下面,竟然像是配合般的有一篇爆料文章:“具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李小乐拒绝了行政新闻局新片提议,执意不在拍摄战争题材,导致与新闻局产生严重分歧,据悉李小乐已经心灰意冷准备离开台湾……

但是这新闻局的一亿两千万公映奖励金的立项目时限在今年年底,所以李小乐只得在这短短3个月时间内把这些奖励金挥霍掉,这才有了投资7000万的《海角七号》与投资5000万《那些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诞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