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平日里没得罪我的丽质吧?″
李丽质讪笑:“我就是太惊讶了嘛。”
李德音见状“讨好"阿姐的机会来了,赶忙替她转移话题:“只是大兄有把握吗?活物、人,这也太危险了吧。”
李泰沉吟:“大兄不是那么没分寸的人,他最擅长的就是循序渐进。”“只是我想不出来,能带活物飞,这是个什么样式,还有大兄是从哪来的想法,这也太神奇了。”
李治缓过惊讶,好奇道:“那大兄有说过这个新物叫什么吗?”李世民不紧不慢,脑中想起前几日李承乾在他跟前志得意满的画面。“自古以来大家都有飞天的梦想。”
“故事中,传言中,平民还是贵族,似乎大家都对飞天有着无与伦比的热情。”
“而除却用以军事,我想这个新东西还有一个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问对李世民的问题,李承乾笑容灿烂,用着近乎一字一句的口吻极其认真讲述。
“是人这个群体,一个跨越千百年来的梦想成真。”“那你这回的想法又是凭空冒出来的吗?”李承乾摇摇头:“不。”
“我知道,任何的新事物总有早早就埋下的一代又一代前人前仆后继的努力。高明,哪怕你的很多想法都看似凭空出现,这一点应也是不曾改变的。”李世民叹气,其实他们之间不用再这样遮掩隐瞒了。高明,你来自的那个地方,肯定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地方吧?所以你才会养出这样悲悯动人的性子,有这样奇思妙想的发明。就是不知道,我们这些前人的努力有没有帮到那个地方那个时候的你们呢?我们曾经的辉煌还能影响那里吗?
他相信,是有的。
李承乾沉默了一会,随即笑笑:“孔明灯,我的想法来自于丞相的孔明灯。”
“那新物你打算叫什么?”
“嗯,热气球。”
李世民轻笑,从思绪中抽身,看向几个孩子:“热气球。”大大大
说时有多么豪情万丈,做时就有多么困难不顺。至少于李承乾而言,在画热气球草图这一步就有些许的困难。热气球对他一个文科生来讲还是太专业了。最难的时候他不是没想过干脆来个昏倒求助论坛,只可惜近几年经过锻炼,他的身体愈发抗造了。
没有风寒或是其他的小病诱发,他很难再靠单纯熬夜晕倒了。在宫中也不能闹出太大动静,无奈之下,李承乾抓耳挠腮,捉了久违不见的吴工匠和好不容易空闲的李淳风袁天罡一起,闷头研究了两三日,终于有了进展。
“嘶,难怪殿下所言想法来自孔明灯,这草图一出来,虽则样貌大不相同,但升天的缘由却还是有点相似的。”
李淳风看着图纸,莫名有些感慨。
袁天罡吐气,视线扫过图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的各种式子和数据。要带活物飞天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
虽不知道了李承乾哪来的没见过的计算式子,但按着李承乾给的方法来,渐渐的,袁天罡居然觉得这数据和比例都有模有样的。“是啊,按照图纸的数据做出来,估计能带着不到十斤的东西离地飞离一丈高的距离。”
吴工匠虽然不明白这数理计算的,可这热气球的总体框架是他和李承乾商量着画下的,对于这热气球的性能自然有个估计,他摸摸下巴。“若是照殿下说要用到打仗里头,高度太矮而且非常不稳定。”“然后打制出来,就目前这简陋的草图,恐怕需要绳子拴在地上,殿下所言的加热都是得在地上进行,估摸热气冷了就得掉下来。”李承乾活动有些酸痛的脖颈,顾十二见状上前替他揉捏。“无妨,路一步步走,饭一口口吃。其他都是假的,能带重物飞起来才是真的。”
孔明灯虽然也能飞,可不论是从大小还是从携带重物而言,热气球都会带给大家难以想象的震撼。
李承乾拿过图纸:“这是最简陋的一种热气球,结构相当简单。不过是上头的气囊和下头可以装东西的篮子拼接而成。”吴工匠凑过来,沉吟片刻:“气囊用的是绸子,内层还糊上了陈蓉前几年才做出的宣纸,整体骨架盖着渔网固定形状,这样才堪堪够用。”“而我们之前设想的,加热时间一久,恐怕那气囊的外层就有麻烦了,得寻个防火防水的好法子。”
李承乾脑子有些乱糟糟的。
他是文科生不代表他对热气球没有一点了解。热气球最早在国外拿破仑时代前后就能运用在军事上了,虽然其中的科技差距距离唐朝有一定距离,但是努努力不代表没有希望。他不奢求后世的热气球,能带着人升高几百米飞行好几个小时。只要能带着人顶天飞高个几十米左右,飞行时间一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用来侦查已是绰绰有余。
但是防火层却需要十足的谨慎。
他隐约记得明矾好像可以防火?
至于防水,宋代已经有很成熟的桐油浸泡防水的方法,油纸伞就是运用了这个法子。
这两个有方向倒是可以慢慢尝试,不难。
最重要的还是热源和调节气囊的阀门,这两个里头可有大门道,只怕短时间内要契合唐代的科技水平根本是做出来的。李承乾想到这长呼一口气。
热气球肯定不可能上来就用人来尝试,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