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吐谷浑乱  月下隔云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合着今夜还是李世民对他军事上的一个考校?还没等李承乾感叹这考官团还真是豪华时,侯君集已是'′任劳任怨'地捧着舆图走近。

摊开一看,正是此前李承乾朝会上献上的交通图。李世民指尖轻点凉州:“今夜边境急报,吐谷浑出兵进犯凉州,扼我西域通道要路。”

说着李世民的眸中闪过丝不易察觉的讥讽。做再久的狗也是狼崽子,会咬人,眼馋西域商道的利润,这么快就忘记了东/突/厥的前车之鉴。

“啧,不过据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领兵反击来报,吐谷浑的军队犹犹豫豫,唐军一来就退了数里,似乎并没有彻底下定决心。”“依你观之,这是为何?”

李承乾没有着急回话,脑子中先一步浮现的是曾经看过的史料,已经有点模糊了。

但很快他又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到了这几日上朝时看过听过的奏表上。他不能总是依靠后世的历史来行事判断,如今已经走上了与历史上截然不同的道路,靠什么都不如自己靠得住。

所以李承乾在沉吟片刻后看向房玄龄。

“房公,如今吐谷浑的王是否叫伏允?”

虽然早就被李世民嘱咐过不能帮太子殿下出谋划策,但是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没有什么限制。

“是,伏允还有儿子,他先前最器重也是最年长的儿子叫伏顺。”眼见自家老友被李承乾率先提问,一股莫名其妙的好胜心突如其来攀上杜如晦心头,他凑近李承乾:“殿下知晓这二人关系如何吗?”李承乾还是有些不习惯活了这么久还精力旺盛的杜如晦,还未等他说话,就见李世民半开玩笑:“克明的性子倒是一如既往。”“从前在秦王府时便爱与小记室们呷昵,换了我的儿子,这臭毛病还是改不了。”

杜如晦乐呵呵:“臣这是近墨者黑。”

李世民:…

眼见这对君臣又要拌嘴起来,李承乾连忙打断。该说不说,吐谷浑还真是可怜。

方方出兵骚扰大唐边境,就被贞观君臣早早划定好结局,这跳梁小丑落在他们眼里还没有借机一考太子的军事水平来得重要。“我若没记错,伏允此人开皇年间就继位了,蛰伏没几年就经历了隋末炀帝的窝囊趁乱复国,对中原的觊觎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可惜没料到我阿耶快速弥合天下错过了时机,就算有东/突/厥的前车之鉴,可毕竞也是几年过去,火药的传闻也是渐渐淡去。”“我大唐如今一直安安稳稳的,焉知他是不是早就忘了大唐的凶狠?”“而除此之外隋末混乱,当时几个势力都要与突厥打好关系,伏允见识过中原汉人军队最羸弱的时候,与大唐碰一碰的幻想他未必没有。”“毕竞隋不是盛极而崩的吗?”

说到底,贞观初年本不应该如此幸苦,有各方外族虎视眈眈,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如不是隋炀帝胡乱作为露了中原的虚弱闹得人口大减,他们根本生不出想要更近一步野心。

“兼之还有西域商道这块利益时时摆放在眼前,伏允就算没动心思,可他手底下的人呢?真的能看到那么长久的利益吗?”“反正在哪做官不是做官,就算造成恶果他们也能活下去,他们要的就是短期的利益。”

“被那么一鼓动,伏允冲动之下出兵试探我大唐虚实就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李世民越听越满意,毫不顾忌地揉揉李承乾的脑袋:“高明,我给你取的这个字还真是对了。”

“你从前对这些完全是一窍不通,如今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有你阿耶我的风采!”

李承乾:…

候君集抽抽嘴角,替李承乾小声嘀咕出了他的心里话:“嗯,陛下的重点是在最后一句话吧?”

李道宗跟着轻笑,调侃自家堂兄:“是啊,堂兄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夸自己一把,都多大的人了。”

李世民面不改色,理直气壮地看向房杜二人:“我厉害吗?”房杜二人哭笑不得。

眼见他们的陛下年岁渐长,都要奔着四十而不惑去了,可私底下还是这样一副生动的少年气和幼稚。

能怎么办?

自然是哄着自家陛下喽。

所以二人一个是是是,一个点头比谁都快。李承乾:…

算了,还是不要幻想这两位在他爹面前有什么文人的铮铮铁骨了。他满怀希望地看向李靖,结果李靖面上也是一脸的赞同。“如今朝中,也只有陛下能与臣谈论军事了啊。”李承乾:…

他是误入了什么夸夸群吗?!

为何他一个后世之人连比吹捧′都比不过这群古人啊他说!李承乾提高音量咳嗽了一声:“所以,出兵的缘由大概就是这样,可出兵之后吐谷浑似乎犹豫不决,这边就要提到他的儿子伏顺了。”李世民撑着下巴,好整以暇地示意众人安静,盯着李承乾的侃侃而谈。“这个伏顺,还真是没有辜负他的名字。”“他是年轻一辈,他曾经在隋末逃到江都避难,还是被上皇送了回去的。““所以他见识过大唐是多么多么厉害,秦王是多么多么厉害,而如今厉害的秦王成为了天子,还将先前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活捉,这样的畏惧是刻在骨子里的。”

“而且我有时听到吐谷浑国内的消息,伏顺这个人向来是主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