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以身许国(25)  鹤云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5章

时间转入到1978年的夏天。

杜鹃像只活泼的鸟儿一样从宿舍外跑进来。

她手中扬着一叠信和明信片, 给宋真和钱桂芝一一分发了,然后把剩下最厚的那一摞递到宁馥手里。

宁馥忍不住弯起唇角。

她一一看过去,信件大多戳着内蒙的邮戳, 有杜清泉的, 有徐翠翠的,甚至还有崔国富的。

其中徐翠翠的信来最勤快,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封。

也没什么特殊的话,就是跟宁馥这个“小老师”汇报汇报她的学习情况啦,讲讲图拉嘎旗发生的新鲜事啦, 说说母羊茹娜又新添了一个小崽子啦等等,偶尔也写些图拉嘎旗乡亲们和知青们的现状。

从宁馥考上状元, 离开图拉嘎旗时起,书记图古力不但隔三差五地提起她来, 还给知青们学习开了方便之门——只要不逃避劳动, 人人每周都能有一天看时间,看书、学习、写字。

他知道,这些城里孩子们都有着更强烈的执着和愿望, 他知道图拉嘎旗贫穷落后的乡村留不住这些年轻人。

——“知识是个好东西啊”, 这是图古力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高涵和梁慧雪结婚以后过得并不好。

高涵仍然没有放弃高考回城的梦想, 梁慧雪也在通过自己的渠道想法子争取回城。

但两个人不像志同道合的爱侣, 反而像是互相厌憎的仇敌。

在这不大点儿的地方,几颗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曾经的大才子居然还没结婚就钻了女知青的被窝;而曾经有着“草原之花”美称的梁慧雪, 已经完全被村民们妖魔化了, 甚至成了教育家小孩儿的反面典型。

谁家女娃娃要是不听话, 就会有大人吓唬她——“再不乖就叫梁慧雪抓你去配傻子!”

当然, 这话要是被傻子他娘听见了, 少不了又是一通跳脚的大骂。

扫盲班没有停办, 在宁馥走后就转交给了仍留在图拉嘎旗的杜清泉。

他一边复习,一边带着老乡们学习。

好多老乡都觉得上这课实在麻烦,他们年纪也大了,脑壳也锈住了,只想着能认识几个字儿,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得了。

于是渐渐的就不去上课了。

不过,他们还是叫自己的娃娃都去听课。

有哪个敢偷偷跑去玩,不跟着老师好好学的,回家少不了吃上一顿扫帚炒屁|股肉!

图拉嘎旗平淡的日子在徐翠翠的信里,似乎也透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味道,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有些事情变了,有些事情,要改变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但希望总在生根发芽。

至于徐翠翠自己……

她骄傲地在信中说,自己现在已经快要赶上初中的文化水平了!

现在她徐翠翠可是图拉嘎旗少有的、除了知青以外的文化人了!

就连书记他们偶尔要写个什么东西,都要来问问她的意见呢!

她也问乡亲们有没有什么话要捎给宁馥的,不过这个时候大家往往显得很羞涩,只有图古力书记憋了半天,才说,“让她好好学习。别忘了咱们大伙”(此处加三个感叹号,并标红)。

前段时间县里头的卫生所组织全旗的卫生员技术骨干去做培训,徐翠翠也被畜牧排推选上去了。

——她到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供销社去给宁馥看那块烫金梅花的肥皂还有没有卖。

“售货员说暂时没有了,不过总有机会,你放心,只要我到县里头去,肯定帮你去看!”

宁馥都能想象出徐翠翠拍着胸脯许诺的样子。

这次机会很难得。

对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技术骨干,县里还给他们办了夜校,白天学技术,晚上学文化。

“——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必然要像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徐翠翠用整齐工整的方块字写道:“不过更千载难逢的,是遇见你。”

好家伙,真是学习进步了,一下子就用了千载难逢和如饥似渴两个成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