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晋江文学城独发  闻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Chapter 40

从国贸回学校的地铁路程依旧是一小时,顾新橙中途等到一个空位, 便坐过去歇着。

她站了很久, 高跟鞋令她足底生痛。

她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了让女性变美的高跟鞋现在竟然成为了女性的枷锁, 这是否有违高跟鞋发明者的初衷。

下一站, 上来一个抱孩子的女人。

周围人不是在看手机就是在打瞌睡, 似乎无人注意到她。

顾新橙将自己的座位让了出去, 对方连连道谢。

当天傍晚, 顾新橙接到张经理的电话。

隆鑫资本为她提供一份暑期实习offer, 如果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还有留用机会。

顾新橙表示感谢,说她需要时间考虑考虑。

她得和其他几家公司做比较, 才能决定去哪一家。

这一整周她都在忙实习的事情, 白天参加面试, 晚上回来总结面试经验, 并且看看明天面试的公司资料。

周五晚上,季成然给她发了微信。

【季成然:明天别忘了。】

【顾新橙:OK。】

第二天上午九点, 顾新橙出了宿舍,季成然正站在绿油油的银杏树下等她。

清风吹拂, 树叶摇晃, 斑驳树影映上宿舍对面的涂鸦墙。

“吃早饭了没?”季成然问。

“喝了点酸奶。”顾新橙说。

两人肩并肩向东校门的地铁站走去, 中关村的创业孵化基地离A大只有两站地铁的距离, 非常方便。

下了地铁, 两人又步行了一段路, 一座水泥玻璃式建筑映入眼帘。

“这栋大厦里都是创业公司,”季成然摁了电梯,“我隔壁那家公司也是A大学生搞的。”

A大的创业氛围挺浓厚,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家都是A大校友。

这栋写字楼布局和国贸那些高端写字楼不同,这儿的公司一般只租一个开间,小的30平米,大的60平米,二三十家公司密密地挤在一层楼上。

一路走来,顾新橙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创业公司,科技、网络、法律、自媒体等等。

这些创业公司扎根在此,即使周六许多公司还有人在上班——自己给自己打工,也就没有剥削与被剥削一说了。

“就这儿了。”季成然推开一道玻璃门,一进门顾新橙便看见入口的白墙上有一行凸字,写着“北京致成科技有限公司”。

这里是公司前台,却并没有人,只是摆了几盆绿植做简单的装饰。

“这儿办公场地租金一个月多少钱?”顾新橙问。

“不多,几千。”季成然说。

再往里走,不大的办公室只有办公区和会议区,陈设简单、窗明几净。

三两个员工在办公桌上忙活。

季成然介绍说:“这几个都是我们信院的同学。”

见季成然来了,他们微笑示意,似乎并没有其他公司上下级之间的严格区分。

季成然对他们说:“这位是顾新橙,咱们学校经管院的大神。”

顾新橙连忙摆手:“不敢当。”

有个戴眼镜的男孩拿纸杯替她接了一杯水,便回到座位上继续办公。

顾新橙绕到他身后的椅子旁,看他工作。

他的电脑屏幕挺大,配置也不错——做码农,装备首先得好。

他正在试运行一长串代码。

“这是陶斌,我同学。”季成然说,“他是工程师。”

接着,他指了指另外两人:“大家都是工程师。”

顾新橙大概明白了,目前公司并没有行政、人事、财务、市场这些通用岗位,只有核心技术岗。

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创业公司最缺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钱。

在北京,一个普通的行政岗,不给五千工资没人愿意来干,如果公司再给员工交五险一金和社保,一个月在一个员工身上得花一万元左右。

只要招几个这样的员工,公司一月就得花掉好几万,这挺要命。

所以平常这些事都是大家亲力亲为,创业公司一人身兼数职很正常。

顾新橙看了一阵子,问陶斌:“你这是什么程序?”

陶斌说:“一个图像识别程序。”

他向顾新橙简单地介绍了这个程序的工作原理,机器识别图像和人眼识别图像的原理大致相同。

人眼在识别图像时,仅仅依靠存储在脑海中的记忆是不够的。人类会凭借图像的特征将其分类,然后利用这些特征把图像识别出来。

看到一张图片时,人类大脑会迅速做出反应——以前是否见过类似的图片。从“看”到“反应”,这就是一个识别过程,有点儿类似于在人脑中进行搜索。

机器识别图像也是先提取图片特征,然后利用这些特征对图像进行归类和描述。

季成然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